首页

舔脚国产

时间:2025-05-24 06:24:44 作者:江南东部华南云南等地有强降雨 浏览量:54438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南方地区出现阶段性高温,北方地区旱涝急转,华南及东南沿海台风趋于活跃,局部地区极端灾害风险增加。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强调要扎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给农业生产带来威胁。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600亿斤左右,因病虫草害损失粮食500亿斤—600亿斤。加大灾害预警监测和防灾减灾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科学减灾技术措施,每年可再多挽回粮食损失200亿斤以上。

  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是导致粮食损耗的重要原因,建好农田防灾减灾工程设施是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的基本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加强干旱、洪涝、低温、高温、风雹、台风等灾害防御防控技术研究应用和安全生产管理,落实灾害防治属地责任,加强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

  当前正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更要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盯紧主产区和重灾区,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农业的丰收。

  突出时效性,“防”在第一时。要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备足救灾物资、清理农田沟渠,做好台风应对准备,把牢抗灾救灾第一道防线。借助遥感技术和大数据,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精准性,为灾害应对留足“提前量”。完善农田排灌设施,减小洪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便于灾后通过及时补种等措施恢复粮食生产能力。

  突出主动性,“抗”在第一线。要加强应急值守、灾情调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抢排积水、抗旱浇灌等措施。建立常态和应急兼顾的农业防灾减灾队伍,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性。分作物、分区域、分环节落实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对积水农田加快排涝降渍,广辟水源及时浇灌受旱地块。

  突出针对性,“救”在关键点。及时开展“一喷多促”,加强田管和病虫防控,抓好改种补种、补栏补苗,修复水毁农田和农业设施。提高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储备能力和调度能力,对受灾地块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短的粮食作物或蔬菜作物改种补种,防止土地绝收。

  此外,还要用好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分散、转移农业风险。探索农业巨灾保险机制,提高定价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提升承保理赔的服务质量。通过扩大覆盖范围、创新产品类型、提高保额标准,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弥补因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来的经济损失,让农民种粮不亏本、有钱挣、能得利。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惠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

“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来苏庄,添喜气,赏中国古建筑之美,品传统喜文化之礼。”赵伟表示,基于传统文化的回归,喜镇苏庄在创新中解锁传统与时尚、古典与流行之间的搭配,做强婚庆、康养“两大产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喜镇苏庄“打卡”,让西式婚礼回归传统婚礼,更好传承中华优秀“喜文化”。

坦桑尼亚前外长:中国将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丨三中全会·世界观

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高凯)《浮生绮梦是清欢》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小说选刊》杂志社副主编顾建平、《北京文学》副主编张颐雯等嘉宾与作者王忆当日围绕这部短篇集的创作特色展开讨论。

联播+|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武汉天河机场单日客流量创历史新高

“人社工作是民生工作,既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又要对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蔡钊利表示,下一步,陕西将拓展延伸人社工作进园区触角,推动人社工作进社区、进商圈、进校园,从而使各项人社政策能够落实落地,使民众得到快捷、便利、有效的人社服务,也使一系列惠企稳企、拓岗稳岗等各方面政策直达园区、直达产业、直达企业。(完)

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林剑亮相

除了养鸡,呼和图嘎还有其他产业。2015年,呼和图嘎开起了民宿,作研学旅游,还被评为2023年国家乙级民宿。“我是小而精、体验式的旅游模式,计划五一以后天气暖和了开业。目前已经有7月的订单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